随着低空经济“加速起飞”,无人机航测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无人机测绘师这一新兴职业也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无人机测绘师具体要干什么?一文了解。
低空经济热了
无人机测绘师火了
在甘肃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无人机测绘操控员马旭东一大早便开始对设备进行调试检查,今天他接到的是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委托的一个土地测量订单,需要快速完成土地利用分类,厘清耕地、林地等不同地块的边界、土地权属边界划定、土地面积量算等方面的工作。以前测绘人员要扛着测绘仪器上山下沟,而现在,无人机带着测绘仪上天干活,可以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影像。半年前,马旭东参加了无人机航测培训,考取了证书后就入职了一家无人机测绘企业,一入职他便接到了不少订单。

无人机测绘在古建筑保护上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今年三月,一架搭载高精度传感器的测绘无人机,仅用2小时就完成了庆阳市北石窟寺崖体地形测量工作,而在以往,这项工作大约需要6个人耗时5天。另外,传统的人工测绘存在40%以上盲区,仅能获取二维数据,难以及时发现山体内部空洞等隐蔽风险源。此次北石窟寺地形通过无人机进行测绘,全面掌握了北石窟及其周边环境现状,通过3D建模,展示北石窟寺崖体地形构造,精度可达毫米级,为文物保护项目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无人机测绘操控员 马旭东:简单来说,就是用无人机激光雷达倾斜摄影等技术,把真实世界1∶1数字化,构建高精度、可测量、可分析的三维模型,可以说是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
某无人机测绘公司副总经理 周金宝:通过真实项目锤炼技能,在测绘、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城市规划、应急救援、环境监测、考古、交通和国防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随着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无人机不再只是“飞行工具”,可以应用在多个行业,而且具有高效灵活、高精度、安全性强、多角度数据采集及显著成本效益优势,但这些应用更需要专业化、标准化的人才体系支撑。在天水一家无人机测绘公司的教育培训中心,学员们正在进行无人机实操学习,学员们在取得超视距驾驶员执照后,还要系统学习航测专项技能,包括航线规划、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等核心内容,掌握从数据采集到4D产品生产的全流程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无人机测绘师。
无人机测绘
多维度还原城市样貌
其实,无人机不仅能测绘农田和古建筑,在城市治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浙江嘉善的无人机飞向了城市的生态绿道,让城市场景快速转换为数据,保存下来。
下午两点,嘉善县地理信息技术院的无人机测绘团队来到了城市沿河生态绿道边,无人机正在采集城市绿道的实景三维数据,此次的测绘目的是给绿道拍摄“全身照”,记录好城市影像数据。

从“地上拍”到“天上拍”,不仅是视角的变化,更是定位精度的提高。

嘉善县地理信息技术院无人机测绘团队负责人 郁凯帆:我们这个无人机配备了北斗的导航定位模块,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同时,我们的遥控器也配备了测绘专用的一个软件,可以自动设定航线,保证最终的成果精准。

以往开展人工测绘时,工作人员需要用脚步实地抵达,而无人机则为传统的测绘工作插上了翅膀。
郁凯帆:传统测绘的效率比较低,几乎全是靠人工走的,可能扛着仪器一步一测,走到每个测量点上。如果是传统测绘,我们三四个人的团队测量一个小区,可能需要两三个星期,有了无人机测绘加入,缩短到几天就能完成。

无人机测绘完成后,影像会被导入智能建模系统,当场景迅速转换为数据,城市的样貌也有了多维度的还原和记录。
嘉善县地理信息技术院无人机测绘团队数据处理员 魏园程:对于传统的测绘,我们有可能只是注重于画一张地形图,但现在的无人机测绘可以更细节,获取一些城市的原本样貌。

郁凯帆:这个职业就像一个搬运工,获取了真实世界的信息之后,建成一个三维模型,把它搬运到一个数字孪生的世界当中,把城市的建设情况、祖国的山川河流数字化保存。
责任编辑:李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