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7日中午11点半左右,即墨区环秀街道前南庄村如意湖畔上演了惊险又温暖的一幕:一位六旬老人不慎坠入湖中,危急时刻,正在湖边钓鱼的退役军人盛祥展和同伴胡伟鑫用一根鱼竿成功救险。5月21日,记者从环秀街道办事处了解到,工作人员已经整理上报两名救人者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准备为他们申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胡伟鑫(右)和盛祥展向记者讲述湖畔救人过程。
湖边钓鱼听到有人落水
事发当天,盛祥展和胡伟鑫相约来到如意湖边钓鱼,接近中午时分,周围游人很少。刚甩下鱼竿不久,盛祥展便听到身后传来“扑通”一声闷响,他迅速转身,发现湖中央如意亭附近有一位老人正在水中挣扎。“当时落水老人来不及呼救,便被水流冲出去五六米远,情况十分危急。”盛祥展说。
“不好,有人落水了。”胡伟鑫一边掏出手机报警一边跑向老人落水地点。盛祥展和胡伟鑫都不会游泳,幸运的是,胡伟鑫手中正拿着一根七米长的鱼竿,两人迅速将手中的鱼竿伸向落水老人,大声呼喊着让老人抓住。在老人凭借本能抓住鱼竿后,胡伟鑫用力将老人拖到亭子下面的石墩旁,让老人抱住石墩等待救援。
由于受到过度惊吓,老人在水里一直发抖,根本无法长时间抱紧石墩。怕老人坚持不住再次落水,胡伟鑫让老人抓紧鱼竿尝试将他往岸边拖。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胡伟鑫咬紧牙关全力施救,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老人被顺利拖到了岸边。

盛祥展回忆翻越护栏救老人上岸的经过。
抛出鱼竿两人合力施救
“由于老人已经体力不支,即使抓住鱼竿到了岸边,但已经没有力气自己爬上岸了。”盛祥展介绍,时间不等人,尽管岸边湿滑陡峭,但盛祥展毅然翻过栏杆迅速将老人拽上岸,整个救援过程仅用时5分钟。
“老人年纪比较大,上岸后脸色苍白,浑身直打哆嗦,冻得说不出话来。我们就与另一位热心市民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老人身上保暖。”盛祥展说。很快,民警赶到了现场,仔细询问并查看了老人的身体,所幸并无大碍。之后,另一位热心市民开车送老人回家换上了干净的衣服。随后一行人前往派出所做笔录,盛祥展和胡伟鑫这才了解到,落水老人住在附近的墨香郡小区,当天她像往常一样到如意湖游玩,不小心将自己佩戴的项链掉到了木栈道护栏外面,就在她尝试翻越护栏捡项链时不慎落水。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落水老人虽然没有什么大碍,但受到惊吓有些发蒙。民警将老人接到派出所,一方面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一方面联系老人的家人。老人的儿媳妇闻讯赶来,得知老人落水后被及时救上来后,激动地握住盛祥展和胡伟鑫的手,“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在家属索要手机号,以便日后再次表达谢意时,盛祥展和胡伟鑫却连连摆手,“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出手相助的,只是举手之劳,真没事儿。”
记者了解到,24岁的盛祥展曾在部队服役两年,今年3月才退役回到家乡。他和26岁的胡伟鑫都是即墨区环秀街道前南庄村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十分要好。这次两位热血青年在危急关头出手相救、并肩作战,用平凡之躯在家乡的如意湖畔筑起温暖的大爱防线。
幕后 村民对他俩竖大拇指
“听到这两位青年救人的事迹后,我们都觉得不奇怪。”前南庄村几名村民介绍,胡伟鑫和盛祥展从小一起长大,他们不仅懂事,还乐于助人。提起村里的这两位好青年,大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当记者采访盛祥展和胡伟鑫时,他们表示,“举手之劳的事,谁见了都会这样做。如果下次再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我们还会出手相救。”
“当时也没多想,在部队养成遇事冷静的处事态度,我在心里迅速形成了一个简单的营救方案。”盛祥展介绍,他和胡伟鑫都不会游泳,遇到这种情况盲目下水救人显然不可取。当时他们急中生智,把手里的鱼竿当成了“救援工具”,恰好这根7米长的鱼竿能够到落水老人。“如果再晚一会,老人被水流冲远了,这根鱼竿可能就够不到老人了。”盛祥展说。
记者手记 用小鱼竿演绎大爱
积小善而成大德,积跬步而至千里。一座城市,总有一种爱如阳光般温暖着我们,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感动着。“鱼竿救人”这一善举,虽然没有惊心动魄,却像微光一样照亮和温暖着我们。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助人为乐的故事在发生,许许多多温暖的瞬间汇聚,成为照亮你我心里的那一束光。
及时出手施救是大爱。危急时刻,胡伟鑫和盛祥展两位即墨好青年毫不犹豫地向落水老人伸出了“救命鱼竿”。这一竿,挽回了一条生命,诠释了见义勇为的本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尊敬。这是天选的善良与果敢,他们能果断及时伸出鱼竿救人,本身就彰显了大爱精神,令人敬佩,值得点赞。
采访中,曾经在部队服役两年的盛祥展说,“救人(举动)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谁遇上了都会伸手施救的。”这句话朴实无华,却让人感受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们的英勇行为,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感谢他们的挺身而出。
鱼竿科学施救是智慧。虽然救人场面没有惊心动魄,但鱼竿一出手,彰显的却是一种智慧。从发现有人落水到将人救上岸,前后仅用5分钟。科学预判,果断用鱼竿当施救工具,成功救起老人……看似简单的救人过程,有着我们值得学习的冷静和智慧。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还能科学施救,两位即墨好青年成为了我们身边的榜样,将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善。
相关新闻
两市民火海救人获评“见义勇为”
2024年3月24日10时30分,市民吕良雷和张迅远路过即墨区环秀街道国家泊子村附近时,发现一塑料制品加工厂发生火情。当天风很大,塑料制品燃烧后产生的大量烟雾一直升腾到半空中,并有明火不断蹿出。危急时刻,他们第一时间疏散了被困工人和围观群众,救出了因情绪失控试图抢救物资的两名妇女。随后吕良雷和张迅远意识到,“这个加工厂有工人住宿,里面一定有煤气罐。”问清放置煤气罐的具体位置后,他们火速返回火场,一人扛起一个煤气罐不顾一切地往外跑,以最快速度将煤气罐放到安全的地方才返回。消防车赶到后,他们全力配合消防救援人员一起救火,直至大火熄灭。前不久,吕良雷、张迅远获得了“青岛市即墨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 通讯员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