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国南京金箔志》编纂启动会暨协议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此次活动由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牵头,南京金线金箔总厂深度参与,标志着承载千年非遗记忆的南京金箔文化正式迈入“以志载道、以文传艺”的系统化传承新阶段。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副厂长夏明功出席并代表企业发言,共同探讨金箔非遗的保护与未来发展。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核心传承单位,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始终肩负“守护千年技艺、活化传统文化”的使命。夏明功指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历经1700余年传承,从皇家御用的工艺瑰宝发展成为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每一道工序、每一位传承人的故事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鲜活载体。《中国南京金箔志》的编纂不仅是对金箔技艺历史的系统梳理,更为其未来传承与发展提供权威依据。“志书编纂将始终坚持‘真实性’与‘传承性’两大原则。”夏明功说,“这一原则与栖霞区档案馆提出的编纂理念高度契合。企业将全面开放技艺档案库和传承人资料库,提供包括‘十二道工序’细节拆解、历代传承人口述史及代表作品等第一手资料,并组织资深工匠参与技艺流程的现场还原与文字校准,确保志书记录精准可靠,兼具历史厚度与技艺温度。”
在协议签约环节,栖霞区档案馆与南京金线金箔总厂正式建立政企协作关系。夏明功表示,志书编纂是金箔文化“活起来”的新起点,期待通过这部志书让更多人了解金箔技艺背后的匠心与智慧,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非遗传承,使千年金箔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据悉,《中国南京金箔志》将系统收录金箔技艺的历史渊源、锻制流程、传承谱系、保护实践及文化影响,计划于2027年正式出版。未来,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将继续以传承人为核心、技艺为根本、创新为动力,携手各方推动金箔文化的保护与传播,让千年文脉薪火相传。
通讯员 夏明功
江南时报记者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