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补课不给钱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解决问题:
收集证据
保留与培训机构签订的正式培训合同,确保合同中包含了课程内容、费用、付款方式、退款条件等重要条款。
保存所有付款凭证,如收据、转账记录、刷卡单据等,以证明资金流向。
整理出已参加课程的签到表、听课记录或线上学习平台的登录记录,以证明履行了学员义务。
留存报名时培训机构的广告、承诺以及相关证据,如微信聊天记录、录音录像、邮件往来等。
联系机构,表达诉求
尝试直接联系培训机构负责人或客服部门,要求按照合同约定退还剩余课时费或其他未消费部分款项。
若电话和面对面沟通无果,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如挂号信、电子邮件)向机构发送《退费申请书》,明确阐述理由和依据,并要求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答复。
投诉举报,寻求政府帮助
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请求介入调查处理。
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如果认为机构存在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
提交书面投诉至消费者协会,请求协助调解纠纷。
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设立的12315平台在线投诉,反映问题并上传相关证据材料。
法律途径,提起诉讼
如果上述途径均未能解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律师,准备充分证据后,可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提起诉讼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其他选项
如果与培训机构有仲裁协议,可以根据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在与机构沟通期间,如果对方拒绝协商退费,可以向当地工商管理部门投诉,要求商家勒令退费。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得到应得的补课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