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医院向综合医院转型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西安市胸科医院从“实”从“细”上下功夫,对上追赶超越国内一流胸科医院,对下帮扶、指导、培训,带动基层发展,对内坚持人才、科技兴院,对外聘请顶尖专家授课,定时开展院内技能培训。不断创新诊疗模式,调整业务布局,取得了累累硕果:西北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挂牌成立、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临床研究基地落户胸科医院、成立杨震国医大师传承工作站……
数字始终是最有力的说明。一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西安市胸科医院在就诊人数、手术例次不断攀升的前提下,业务比重从过去的以结核病诊治为主倾斜至结核与非结核诊治业务持平的水平。可以说,西安市胸科医院已经完成了从专科医院向综合医院的跨越,并朝着建设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化胸科医院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保障体系

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 顾兴

呼吸与危重症
提到转型发展,首先就要打破市民对西安市胸科医院的固有印象。去年以来,西安市胸科医院大刀阔斧调整医院布局,“一院两区”分区诊疗模式受到好评。其中,呼吸科、消化科、心内科、胸外科、血管介入科等科室设在综合门诊楼,结核门诊设在应急病区专区管理,结核病区设在二、三号楼与应急楼。也就是说,结核类科室与综合科室严格分区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接下来,西安市胸科医院进一步调整业务布局,确立了精专科、强综合的发展思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转型背景下得以蓬勃发展。从2020年成立呼吸科至今,科室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如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共有一科、二科、三科(亚重症科),呼吸监护室,床位共150张,已成为体量最大、收治疑难病例最多、呼吸内镜检查与手术量最大的科室。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顾兴介绍,去年以来,随着呼吸病权威专家李建英被任命为该院院长以来,西安市胸科医院开设了肺结节多学科门诊和呼吸疑难疾病会诊,极大地提升了诊疗效率与准确性,让肺结节和呼吸疑难危重症患者能够及时得到专业、全面的评估和治疗建议。同时,李建英院长注重人才培养和医术提升,大幅提升了呼吸诊疗领域技术实力,开展的激光消融术治疗气道肿瘤和肺结节、光动力治疗恶性气道肿瘤等多项技术均为西北领先。
在李建英院长的带领下,2024年,西安市胸科医院认定为PCCM科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成为全国首批、陕西首家肺癌/肺结节专病达标单位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专病达标单位。“随着医院打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在良恶性气道狭窄、胸部肿瘤、难治性哮喘等呼吸疑难危重疾病诊治方面深耕细作,构建更加完善的患者全程呼吸、胸部疾病管理的全方位、多层次保障体系。”顾兴主任说。
胸外一科
打造西北地区胸外科高质量诊疗典范

胸外一科主任 丁超

胸外一科
西安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成立于1958年,作为与结核医院一起发展起来的科室,胸外科在成立之初就肩负着胸部结核病患者手术治疗的使命。“由于这些手术的特殊性,许多医院会将病情复杂的患者转诊到这里,尤其是那些难以处理的复杂病例。因此,相比综合医院胸外科,我们收治的患者治疗难度更大。”丁超主任介绍。过去胸外科主要以结核外科手术为主,随着西安市胸科医院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在《终止结核病策略》中提出,要在2035年“终止全球结核病流行”的背景下,作为科室主任,丁超也有了明确的未来科室发展规划。
提及结核病,有的人认为“容易被传染”,也有人质疑“现在还有这个病吗?”其实,距离结核病彻底被“消灭”任重道远。因此,丁超认为,西安市胸科医院胸外一科未来的发展,要继续在结核外科手术治疗方面深耕细作,与此同时,在非结核外科手术方面追赶超越。
秉持“跬步千里,同欲者胜”的精神,以国家重点专科为目标,近年来,胸外一科从技术引进到独立创新,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从单一结核病到胸外科综合,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3年开展5D(经皮、经血管、经气管、经食管、胸外科)下大咯血的多学科治疗;2024年开展了西北地区首例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内膜肉瘤切除术;2025年开展西安市胸科医院首例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微创胸腔镜技术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势头强劲的胸外科力量。
在精进业务的同时,胸外一科不断提升科室专业品质,为省内外患者带来更先进、更精准的诊疗护理服务。2023年,被授予西安市胸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丁超作为质控中心主任,主动作为,定期举办各类会议和巡讲,通过经验分享、数据解读和深入讨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胸外科医疗质量提升,为广大患者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肿瘤科
慢病化管理 助力患者提高生存质量

肿瘤科主任 廉娟雯

肿瘤科
随着各种新治疗手段和新技术层出不穷,肿瘤诊疗已经进入慢病化精准管理时代,肿瘤科的任务是在帮助患者追求生命长度的同时,尽可能的追求生存质量。
“虽然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更加多样,在延长生存期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难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要想降低恶性肿瘤对健康的危害,就要在肿瘤初期甚至癌前病变期发现并采取医疗措施。因此早期肺癌筛查尤其重要,是防治肺癌的重要措施。”据肿瘤科主任廉娟雯介绍,去年以来,西安市胸科医院推出免费公益项目“一扫两筛”,即免费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结节、肺癌早期筛查。截至目前,医院共筛查1879 人,发现肺结节 1299人,诊断肺结核 35例;确诊早期肺癌8例并成功实施手术治疗;肺大泡、肺纤维、肺气肿等其他肺部疾病195例。早期筛查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受益,挽救了多个家庭。
肿瘤患者往往心理压力比较大,在诊疗的过程中,廉娟雯主任非常注重与患者共情式交流。“我们科室实行首问负责制,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病情、治疗、检查结果、费用等方面充分告知,减轻患者的疑虑。同时要求医务人员用充满关怀、安慰的话语,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与慰藉,在与患者沟通时从关心家属,关心饮食等非疾病相关话题开始,舒缓患者压力;适时表达对患者及家属感受的理解,使用鼓励性语言,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增强信心、促进康复。特别是针对老年人、情绪不稳定等特殊患者群体,制定共情式沟通策略和适应性引导策略。廉娟雯主任说,由于科室患者大部分进行放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脱发,因此,科室特别联系制作了一批帽子,医护人员给患者戴上帽子,看到他们美丽的容颜都很开心。此外,围绕肿瘤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肿瘤科还面向患者、家属及普通大众,定期开展多样化科普宣讲、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不断提高自我保健和疾病管理的能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胡珍(西安市胸科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