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国泰中证军工ETF财报解读:份额微降0.31%,净资产增长8.03%,净利润8.6亿,管理费4218万

时间:2025-04-05 22:00:00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国泰中证军工ETF 2024年年报已发布,各项数据反映了基金过去一年的运作情况。报告期内,基金份额总额微降,净资产增长明显,净利润扭亏为盈,同时在投资策略、行业配置等方面也有相应表现。以下将对关键数据进行详细解读,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分析。

主要财务指标:净利润扭亏为盈,资产净值增长显著

本期利润与资产净值变化

年份本期利润(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2024年860,479,321.390.093910.17%8.36%9,994,264,946.041.0417
2023年-844,182,156.51-0.0870-8.24%-10.56%9,251,735,108.740.9613
2022年-3,533,674,834.44-0.3552-30.83%-26.36%10,452,550,359.031.0748

2024年国泰中证军工ETF本期利润为860,479,321.39元,相比2023年的 -844,182,156.51元实现扭亏为盈。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0939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达10.17%,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8.36%。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9,994,264,946.04元,较2023年末的9,251,735,108.74元增长了8.03%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0417元。整体来看,基金在2024年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资产净值也实现了增长。

可供分配利润情况

年份期末可供分配利润(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
2024年400,184,951.040.0417
2023年-372,344,886.26-0.0387
2022年727,470,364.030.0748

2024年末,基金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400,184,951.04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0.0417元,而2023年末这两项数据分别为 -372,344,886.26元和 -0.0387元,表明基金的可分配利润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基金净值表现:紧密跟踪业绩比较基准,长期表现有波动

短期与长期净值增长对比

阶段份额净值增长率①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①-③②-④
过去三个月4.58%2.63%4.66%2.63%-0.08%0.00%
过去六个月18.46%2.35%18.44%2.35%0.02%0.00%
过去一年8.36%2.17%8.20%2.17%0.16%0.00%
过去三年-28.63%1.78%-28.50%1.79%-0.13%-0.01%
过去五年37.50%1.95%37.20%1.97%0.30%-0.02%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4.17%1.79%-9.19%1.81%13.36%-0.02%

从短期来看,过去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差值较小,分别为 -0.08%、0.02%和0.16%,标准差差值均为0,表明基金紧密跟踪业绩比较基准。但长期来看,过去三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28.63%,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28.50%相近,过去五年和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虽有一定收益,但期间波动较大,投资者需关注长期投资风险。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紧跟指数,应对市场波动

市场波动下的投资策略实施

2024年A股市场波动剧烈,一季度上证指数一度跌至2635点低点,随后市场呈现高股息和AI科技板块哑铃型结构行情,板块轮动加快。三季度经济数据阶段性承压,9月中旬后市场因美联储降息及国内政策利好而反弹。四季度市场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宽幅震荡态势。

作为被动指数基金,国泰中证军工ETF严格按照既定投资策略,依据标的指数的成分股及其权重构建投资组合,紧密跟踪标的指数。基金经理密切关注指数成分股变化,及时调整持仓,利用量化分析和风险评估模型动态监控投资组合,控制跟踪误差。尽管市场波动大且成分股有调整,基金整体较好地实现了对标的指数的跟踪。

业绩表现归因

2024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8.3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8.20%,超额收益为0.16%。这得益于基金对标的指数的有效跟踪,在市场波动中通过合理调整持仓,实现了与指数表现相匹配的投资回报。然而,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行业板块的轮动仍对基金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如军工行业虽有基本面支撑,但也受到整体市场环境的制约。

宏观经济与市场展望:机遇与风险并存

宏观经济与行业机遇

宏观经济环境方面,全球货币政策和外部环境存在变数,但国内政策有望继续保持宽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实体经济发展,为A股市场提供支撑。行业投资机会上,消费行业在政策刺激和经济结构调整下,除白酒外的其他消费股潜力巨大;科技行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虽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但相关产业链企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军工行业在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需求下,基本面将持续改善,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潜在风险提示

市场也面临一定风险,如全球货币政策变化、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在关注行业机遇的同时,需警惕这些风险因素对基金净值的影响。基金管理人将继续严格按照被动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指数成分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

费用分析:管理费与托管费有所下降

管理费与托管费情况

年份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元)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
2024年42,179,743.45224,995.2041,954,748.258,435,948.65
2023年51,358,850.90-51,358,850.9010,271,770.14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42,179,743.45元,相比2023年的51,358,850.90元有所下降。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224,995.20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41,954,748.25元。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8,435,948.65元,较2023年的10,271,770.14元也有所降低。费用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投资者的负担。

费用对收益的影响

管理费和托管费是基金运营的必要成本,虽然2024年费用有所下降,但仍对投资者收益产生一定影响。投资者在评估基金收益时,需考虑这些费用因素。较低的费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金的竞争力,但基金的业绩表现仍是决定投资收益的关键因素。

交易与投资收益分析:股票投资收益波动,公允价值变动贡献大

投资收益构成

年份利息收入(元)投资收益(损失以“-”填列)(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元)其他收入(损失以“-”号填列)(元)营业总收入(元)
2024年3,463,595.54-333,211,163.141,230,359,558.2113,214,821.72913,826,812.33
2023年16,180,410.56-774,708,615.62-59,741,869.6239,098,915.60-779,171,159.08

2024年基金营业总收入为913,826,812.33元,其中利息收入为3,463,595.54元,投资收益为 -333,211,163.14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230,359,558.21元,其他收入为13,214,821.72元。与2023年相比,投资收益有所波动,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加,成为推动营业总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股票投资收益分析

年份股票投资收益——买卖股票差价收入(元)股票投资收益——赎回差价收入(元)股票投资收益——申购差价收入(元)股票投资收益——证券出借差价收入(元)股票投资收益合计(元)
2024年-308,470,947.93-84,585,686.83---393,056,634.76
2023年-656,669,777.40-173,471,849.44---830,141,626.84

2024年股票投资收益合计为 -393,056,634.76元,其中买卖股票差价收入为 -308,470,947.93元,赎回差价收入为 -84,585,686.83元。与2023年相比,股票投资收益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仍为负值,反映出股票买卖和赎回操作在2024年对基金收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联交易与交易费用:无关联方交易,交易费用有变化

关联交易情况

本基金本报告期内及上年度可比期间均未通过关联方交易单元进行交易,也未与关联方进行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债券(含回购)交易,各关联方投资本基金的情况也无重大变化。这表明基金在交易过程中保持了独立性,避免了可能的利益输送等问题。

交易费用变动

年份应付交易费用(元)交易费用(从投资收益中扣除)(元)
2024年1,160,012.167,814,579.94
2023年1,601,881.7613,937,004.68

2024年应付交易费用为1,160,012.16元,相比2023年的1,601,881.76元有所减少。从投资收益中扣除的交易费用为7,814,579.94元,较2023年的13,937,004.68元也有所降低。交易费用的下降有助于提升基金的实际收益水平。

股票投资明细:行业集中,关注个股风险

行业分布情况

期末指数投资按行业分类,制造业公允价值为9,666,061,604.24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96.7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允价值为297,570,691.89元,占比2.98%。行业分布较为集中,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投资者需关注制造业相关政策和市场变化对基金净值的影响。

个股投资情况

期末指数投资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前几名股票包括中国船舶、光启技术、中航沈飞等。其中中国船舶公允价值为658,796,549.60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6.59%。投资者需关注这些重仓股的业绩表现和股价波动对基金的影响,如中国重工因前期违规问题虽未对公司投资价值产生实质影响,但仍需持续跟踪。

持有人结构与份额变动: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并重,份额微降

持有人结构

持有人结构持有份额(份)占总份额比例
机构投资者3,963,080,183.0041.31%
个人投资者5,630,999,812.0058.69%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结构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41.31%,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58.69%,两者比例较为接近,表明基金受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共同关注。

份额变动情况

时间基金份额总额(份)变动情况
本报告期期初9,624,079,995.00-
本报告期申购14,661,000,000.00-
本报告期赎回14,691,000,000.00-
本报告期期末9,594,079,995.00较期初下降0.31%

本报告期内,基金总申购份额为14,661,000,000.00份,总赎回份额为14,691,000,000.00份,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9,594,079,995.00份,较期初下降了0.31%,份额变动相对较小。

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持股:稳定持股,彰显信心

基金管理人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本基金2,005,300.00份,占基金总份额比例为0.02%。其中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基金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持有份额超过100万份,本基金基金经理持有份额在0 - 10万份区间。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的持股情况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他们对基金的信心。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