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六个行动·伊“起”干|“家门口”就业托起稳稳的幸福

时间:2025-04-15 15:52:00

阿勒腾席热镇文澜社区现有居住人口13837人,辖区集中了公租房、廉租房、回迁安置房以及经济适用房。在这样一个人员构成复杂的社区,就业问题一直是居民关注的焦点,也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庞大的人口就业需求,文澜社区积极探索创新,以“爱邻里·暖文澜”党建服务品牌为引领,秉持“社区周边、居民身边、企业旁边”的“家门口”就业理念,建立了“艾草园创业就业基地”,即社区艾草共富工坊。



艾草飘香,灵活就业解民忧

走进艾草共富工坊,一股淡淡的草药清香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忙着分拣、包装艾草产品。“以前找工作难,现在社区有了这个车间,我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赚点钱,日子轻松多了。”正在打包艾绒的居民张大姐笑着说。



艾草加工车间采用“政府+企业+就业”的创新模式,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企业带来市场资源及工资发放,居民则是享受“家门口”就业的红利,政企协作共同创造了这一可持续的就业模式。截至目前,共富工坊有固定工人8名,他们每个月除了2500元的固定收入之外还可以通过按件取酬的形式实现多劳多得,为家庭提供可靠的经济保障。其余就业岗位按订单需求灵活用工,居民可自由选择工作时间,按件计酬,月均增收2100元左右;在录用就业人员时,优先吸纳低保户、残疾人和就业困难人员,其中困难群体占比超过25%。


牵线搭桥,探索社区经济新模式

文澜社区并没有满足于艾草加工车间的就业成果,而是进一步探索社区经济发展,开展生活类服务。设立“家门口”创业就业服务站,提供政策咨询、社保代办、就业登记等“一站式”服务,全年办理就业相关业务300余件。网格员与联户长等力量积极开展就业普查工作,按照“一户一档”建立台账,积极上报辖区居民就业需求,从基础的保洁、保安岗位,到技术含量稍高的服务行业岗位,只要居民有需求,社区工作人员就会尽力牵线搭桥。


梦想起航,从“就业难”到“乐业稳”

“以前到处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社区帮我联系了物业公司的工作,工资按时发,还能照顾老人。”回迁居民王大哥满意地说。


“在艾草车间工作后,我不仅有了收入,还学到了手艺,感觉生活更有盼头了!”李阿姨拿着刚领到的工资,脸上洋溢着笑容。



针对一些就业困难居民,社区还组织“家门口”的免费技能培训课程,涵盖家政服务技能、手工制作技能等多个领域。通过提升居民的就业技能,增强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居民,社区积极提供创业扶持服务。从创业项目的选择、市场调研,到资金筹集、场地租赁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始终坚持把居民就业放在首位,未来将继续挖掘社区资源,开发更多适合居民的就业项目,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文澜社区党委书记贾瑞说。



下一步,文澜社区将继续深化就业服务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家门口”的创业就业服务站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就业服务,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梦想,共同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画卷。


来源:阿勒腾席热镇文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