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市民李女士(化名)向二三里资讯反映,3月23日一早,她母亲带孩子乘坐大连地铁1号线在春柳站上车,因为拿错乘车卡,被地铁稽查认定为逃票罚款14元,但地铁工作人员并没有用地铁公司的收款码,而是用个人收款码收款。

后来李女士将此事发到小红书上,随后一个账号跟帖并晒出她当天晚上接儿子出该地铁站的监控截图,并评论道“准备发照片啦,大家来看一看逃票被抓反咬别人。”
李女士称,照片中的场景、着装、角度,应该是春柳地铁站出站口监控中流出的截图,这种“开盒”行为,对其生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乘客称反映完个人码收款后被“开盒”
李女士称,当时交罚款时,工作人员让扫的是一位员工的个人二维码,交完罚款后,车要进站了,她母亲就带孩子赶地铁了。但李女士质疑,为何罚款没有用地铁的对公收款码?而是用个人码?如果他们要发票能提供出来吗?是不是存在地铁罚款被个人留用的情况?
随后李女士爱人和地铁沟通,一位地铁1号线负责人回复称,用私人二维码收钱肯定是有问题的,他们会加强教育和业务上的培训。“因为地铁站比较潮湿,正好那几天地铁对公的聚合收款码受潮,暂时没绑对公的收款码,临时用私人的二维码收款。”
但李女士质疑,对公聚合码不好用的时间怎么就那么凑巧?既然对公收款码不好用,临时用个人的,为什么不公示?
后来李女士将此事发到小红书上,随后,有一个小红书账号叫“脱口秀卡姐”在评论区晒了一张照片,并评论道:“准备发照片啦,大家来看一看逃票被抓反咬别人。”

李女士发现,这张照片是3月23日罚款事件发生的当天晚上,她接儿子再次路过春柳地铁站出闸机的照片场景。照片中她穿的衣服,戴的口罩都是相符的,应该是从春柳地铁站出站口的监控上截取的,幸好发照片的人,将她儿子的脸上打了个码。但李女士称,熟人一眼就能将其认出来。这种“开盒”行为,对其生活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这个评论过了一会儿就被删除了,但李女士当时截图做了保存,李女士称,如果地铁监控能被随便截取外泄,这种“开盒”行为对乘客的隐私来说是个巨大的隐患。
她和家人也针对此事和地铁沟通,一位地铁1号线工作人员称,已经将此事交由大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调查。
地铁回复:相关管理严格,不存在“开盒”行为
针对此事,二三里资讯采访大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复称:3月23日早上7:30左右,春柳站工作人员在查验票卡的时候,发现乘客没有按照规定购票上车,当时是一个老人加一名儿童,但儿童已经超过1米3了,发现之后他们的人就追上去了,提醒乘客要补交票款。
“我们的购票方式有很多种,但老人当时称没有现金,也不会使用这个机器购票。工作人员出于主动服务目的,拿自己的手机码给他扫码买票,帮助他买票。”
“我们确实有一个应急聚合码,当时确实因为地铁站受潮不能使用,而且那个码, 只是在大型活动应急突发事件,还有设备的大面积故障等特殊的情况下才使用的。”
“而且工作人员在收到这位老人补缴的14元票款后,就在机器上帮老人购票了, 但老人特别着急,工作人员的票还没给她,她已经带孩子上车走了。工作人员都有当时购买车票的凭证。”
至于李女士称质疑被“开盒”,相关负责人看了李女士提供的照片后表示,正常他们的监控画面,每个车站都会有固定的标志和文字描述,上行下行区间等信息都有,但是这个图片上面啥也看不见。目前看不像是从他们监控中截取的。相关负责人怀疑,会不会是之前的图片,甚至是用别的地方的图片PS成的。“地铁高度关注和重视信息安全,下载和查看监控系统都需要签批,对涉及信息安全的事情零容忍。”
二三里资讯询问,有没有可能是员工用手机拍摄截取画面对李女士“开盒”?该负责人称,车站除了班长是在工作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携带手机,其他人是不允许带手机的,他们有严格手机保管箱,完全是封存的。
但李女士对大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回复并不认同,还穿着当天和监控一模一样的衣服到现场还原了场景。李女士称,这张照片的角度,不是他个人能在地铁站能拍出来的,而且她也没有能力对图片进行伪造。
目前双方对此各执一词,二三里资讯将持续关注。

(华商报记者 张海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