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妈祖文化的生命力,将在两岸共同的传承中持续生长”

时间:2025-04-23 17:30:00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赵妍

2025年4月20日是农历乙巳年三月廿三,纪念妈祖诞辰1065周年大会暨春祭妈祖大典于湄洲妈祖祖庙天后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130多家妈祖宫庙及文化团体代表齐聚妈祖故里;同一天,以“两岸妈祖缘,非遗共传承”为主题的纪念妈祖诞辰106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妈祖文化园举办;当地时间4月20日,中巴妈祖信众齐聚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共举纪念妈祖诞辰1065周年暨乙巳年祭妈祖大典……

妈祖,原名林默,是宋初莆田湄洲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相传妈祖生日为农历三月廿三,所以每年农历三月,海峡两岸及海外信众都会举办各项祭典活动为妈祖“庆生”,共同传承和弘扬妈祖精神。

相传妈祖扶危济困,救助海难,被尊为“海上女神”,在福建、台湾等地具有深远影响。自明朝时期起,妈祖信仰随福建移民传入台湾,成为先民开垦和生活的精神支柱。妈祖不仅仅是“海上女神”,更是信仰与文化的象征。她的影响遍及台湾各地,成为台湾社会的文化象征和台湾民众的精神寄托。无论是面对海上风浪的无尽挑战,还是面对社会变动的历史更迭,妈祖始终是台湾民众心灵的安慰和依靠。正如参加春祭妈祖大典的台湾嘉义新港奉天宫董事马瑞骏所说,三百多年前,祖先捧着湄洲妈祖祖庙的香火横渡黑水沟,在浊水溪畔落地生根时,妈祖文化给台湾民众带来垦荒、战胜困难的坚定勇气。现在,妈祖文化更是两岸凝聚乡情、亲情的文化纽带,“在台湾,每一座妈祖庙都是先民们扎根的印记”。

妈祖信仰是两岸共同的文化纽带。如今,台湾较有规模的妈祖庙有800多座,信众达1000多万人,台湾多地妈祖宫庙在农历三月举行绕境进香活动,被称为“三月疯妈祖”。其中,大甲镇澜宫绕境进香活动规模最大,每年有信众逾百万人次参与这场盛事。

多年来,妈祖文化以其民间信仰的强大凝聚力,推动着两岸民众之间的交流。天下妈祖,祖在湄洲。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矗立着一座宏伟瑰丽的建筑群——湄洲妈祖祖庙,这是亿万妈祖敬仰者的心灵原乡。1987年,湄洲妈祖祖庙举办“妈祖千年祭”纪念活动,众多台湾妈祖信众辗转来到湄洲祖庙进香,开启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这被认为是打破两岸隔绝“坚冰”的举措之一。199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超百日,朝拜民众达1000多万人次,成为当时两岸民间民俗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最广泛的活动。2025年3月29日,2025年“天下妈祖回娘家”活动在福建莆田湄洲岛启动,110多家妈祖文化团体代表、近万名嘉宾参加。

福建省作为妈祖文化的根源地,近些年来不断对妈祖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通过现代科技与文创产业的结合,妈祖文化成功实现“破圈”,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例如,湄洲岛推出的“默默哒”Q版妈祖公仔以及结合木雕工艺的平安挂坠等文创产品,通过时尚的设计语言重构了传统妈祖的形象,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台湾,妈祖文化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台湾设计师黄胜鸿将“妈祖巡安”的主题融入布包设计,获得了大量年轻人的喜爱。而两岸影星联袂主演的《妈祖》电视剧更是打破了文化隔阂,创下收视纪录,进一步促进了妈祖文化的传播。这种传统IP与现代叙事的结合,正是妈祖文化得以永续传承的创新范式。

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明确表示:发挥妈祖等民间信仰精神纽带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信俗交流活动;支持闽台妈祖宫庙联合开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妈祖信俗”保护行动,共享保护成果;推进两岸闽南红砖建筑、妈祖文化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等具体内容,更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作为台湾年轻人,我深信,当我们将妈祖的“大爱”从庙宇延伸至社会,从仪式升华为行动,这种文化认同与情感纽带便能够更深刻地渗透到两岸关系的各个层面。未来,当两岸同胞携手更好地接续传承妈祖文化时,正如湄洲妈祖祖庙楹联所书:“四海恩波颂莆海,五洲香火祖湄洲。”妈祖文化的生命力,将在两岸共同的传承中持续生长,助力打开新的时代篇章。(作者:罗鼎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