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布实施全面关税政策以来,全球市场震动。
目前,有多种分析探问,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能持续多久?
英国《金融时报》发文指出,随着特朗普关税的全面实施,美国的家庭、企业、市场以及共和党对特朗普的累积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该报分析认为,美国关税税率不会长期居高不下。
经济下滑加重政府压力
分析认为,首先,特朗普政府要面对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在短期内,大多数预测者预计特朗普的进口关税将推高物价并减缓经济活动,白宫方面可能高估了其在关税生效后承受政治压力的能力。
由于预期未来会出现困难时期,消费者信心正在下降,而随着最新关税冲击供应链,信心将进一步大幅下降。
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如食品和服装)占美国家庭支出的30%,《金融时报》称,这些类目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关税上调的影响。而特朗普在4月2日之前征收的关税已经推高了制造商的价格,鉴于近期关税战的范围和规模,通胀可能会比预期更高、更快。
此外,一刀切的关税限制了美国供应商迅速找到更便宜替代品的能力。安联研究预计,约三分之二的公司将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举例来看,iPhone 16 Pro Max的价格可能会从1599美元上涨至2300美元,如果所有的关税成本都转嫁给消费者,这一价格可能将达到2650美元至3800美元。
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非价格效应也在不断增加:过去两个月,所谓的与“政府效率”相关的裁员公告总计超过28万份,而现有的关税和不确定性正在限制招聘和投资计划。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估计,关税将导致美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3%。该机构还预测,美国失业率将从目前的4.2%攀升至5.3%。
党内外忧虑或加速游说
《金融时报》还提出,特朗普政府还将陷入债务困境,特别是共和党支持州的债务困境正在加剧,这将给维持支持率带来难度。
美国贸易伙伴采取的针对性报复措施将使情况进一步恶化。例如,欧盟正在制定针对共和党控制州的征税计划——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的大豆、堪萨斯州的牛肉和阿拉巴马州的农产品,以回应特朗普的钢铁和铝关税。
对于美国的关税霸凌,中国政府强烈谴责,坚决反对。上周五(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中西部和西南部会在中国反击中受到最沉重打击。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民主党主政的伊利诺州、明尼苏达州和共和党掌权的艾奥瓦州等中西部州是美国大豆、玉米主要产地;北达科他州(共和党)和堪萨斯州(民主党)生产的小麦大量出口到中国;新墨西哥州(民主党)、科罗拉多州(民主党)、得克萨斯州(共和党)等西南部则为油气产业重镇。
民主党已誓言要“全力”反对特朗普的关税,并批评他的政策引发了一场“荒谬、疯狂、混乱的贸易战”。
共和党内部的政治担忧也已开始上升。上周,参议院在共和党的支持下通过了一项具有象征意义的决议,以推翻美国对加拿大征收的关税。《金融时报》还报道了共和党高层在贸易政策上出现的分歧。
由于支持率与消费者情绪密切相关,目前这一点对于共和党人而言尤其重要。甚至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共和党参议员特德·克鲁兹也发出警告,称共和党可能会在2026年11月的中期选举中遭遇“血洗”。
《金融时报》记者约翰·伯恩-默多克从YouGov上收集的数据显示,特朗普在非MAGA 2024选民中的经济支持率迅速下降,共和党消费者信心总体也处于转折点。
小企业主雇用了近一半的私营部门劳动力,是共和党的重要选民,但他们现在的乐观情绪也不那么高涨了。在全球范围内取消“最低限度”关税豁免的计划对他们来说尤其痛苦。
BCA Research首席策略师Marko Papic指出,“现有的美国公司——它们雇用的美国人数比一些理论上要复兴的制造业要多得多——将面临高昂的成本,并将在国外市场失去业务。”
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主要科技、银行和工业股已经经历暴跌,苹果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估值蒸发。所以分析预计,科技大佬和大企业将给政府施加压力,高级官员的股票投资组合将受到影响。
市场重挫引发反思诉求
全面关税政策引发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的震动。不过,特朗普对此不以为意,并将这些措施比作“良药”。
鉴于特朗普迄今为止对股价暴跌的轻率态度,分析认为,还需要一些惊人的举措才能改变他的态度。
“这有点像要求纵火狂扑灭他引发的火灾。”凯投宏观副首席市场经济学家乔纳斯·戈尔特曼(Jonas Goltermann)表示,“无论是在股市还是其他市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压力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但这种时刻比大多数人预想的还要遥远。”
戈尔特曼认为,目前,投资者仍将美国国债视为避险资产,国债收益率正在下降,在一种尾部风险情景中,财政鲁莽、期限溢价上升,以及更高的通胀或利率预期可能会引发抛售事件。“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可能不得不试图说服特朗普,他的做法是站不住脚的”。
无论如何,随着关税全面实施,家庭、企业、市场和共和党对特朗普的累积压力将更快增加。因此,在美国国内,延迟、豁免和减税都是可能的。
不过,美国税务基金会政策分析主管加勒特·沃森指出,延长现有减税措施的计划对普通家庭帮助不大,也不会抵消关税对收入的打击。
“关税的负面影响现在正在累积,而减税方案将需要更多时间才能通过,甚至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底线效益。”沃森表示。
将会付出政治代价
目前,在美国政府层面,仍未看到特朗普收手的迹象。
斯科特·贝森特表示,自上周三宣布实施全面关税以来,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与美国进行谈判,特朗普因此处于强势地位。
他同时淡化了股市下跌和经济衰退的风险,“从上周五公布的就业人数来看,就业人数远高于预期,这表明经济正在向前发展,因此我认为没有理由将经济衰退考虑在内”。
在宣布加征关税之前的这段时间里,美国3月份新增了22.8万个就业岗位。不过,在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后的两天内,标普1500综合指数市值缩水近6万亿美元。
特朗普的另一位经济顾问、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接受CBS新闻采访时表示,关税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但暗示可以通过谈判降低关税。
特朗普已经表现出谈判的意愿。安联研究的基本情景是,到今年年底,几项双边协议将使美国有效关税税率降低约40%。
分析称,特朗普希望外国投资者在美国设厂以避免关税。不过,考虑到时间和成本,迅速出现抵消国内经济痛苦的就业和投资热潮的可能性不大。全球制造商不知道关税会持续多久,不过大家都不喜欢不确定性,而是需要可靠的供应链。
分析还称,美国向自给自足的制造业中心转型的过程将比特朗普想象的更昂贵、更漫长、更不受欢迎。与19世纪末美国长期征收高关税相比,当下的全球商品行业更加相互关联、更加复杂,身处保护主义壁垒的机会成本要比过去高得多。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莫里斯·奥布斯菲尔德警告:“如果这一切混乱结束后没有任何结果,他(特朗普)肯定会付出政治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