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丨吴斌
编 辑丨和佳,江佩佩
4月17日晚,美股开盘跳水!道琼斯指数一度跌破39000点,截至发稿重挫超650点跌1.65%,报39016.16点。

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则一度小幅飘红,不过随后均跳水翻绿。纳指现跌0.59%,最新报16210.82点。
美股科技七巨头指数跳水,成分股涨跌不一。英伟达一度急跌近4%,谷歌股票价格下跌近2%。


中概股一度拉涨,黄金全线飘绿!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一度涨逾2%,截至22:49发稿回落。


个股方面,中国苏轩堂药业涨幅超121%。百家云、亿鹏能源、盐港明珠等涨幅居前。
此前强势的黄金则全线飘绿,截至发稿,现货黄金持续走低,回落至3300美元/盎司下方,日内跌1.64%。

美联储“光速变脸”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16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极有可能”刺激通胀暂时上升,并警告称这些影响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然而,就在今年3月19日,鲍威尔才意外重提“通胀暂时论”,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关税政策的影响是短期的,长期通胀预期不会明显上升,不要在意暂时性通胀。
对于最近的市场波动,鲍威尔表示,这是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急剧转变的理性反应,而非是需要美联储作出反应的压力迹象。当被问及是否存在所谓的“美联储看跌期权”,鲍威尔明确表示没有。
“市场正艰难应对大量不确定性,这自然意味着波动,但市场正在履行其应有的职能,运行是有序的。”鲍威尔还预计,短期内投资者可能会继续看到市场的波动性。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市场风暴未消,鲍威尔超预期的鹰派发言又浇下了一盆冷水,“美联储看跌期权”希望破灭,美股三大指数16日集体下挫,纳指大跌逾3%。
特朗普炮轰鲍威尔:“应该尽早下台”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6日发布的报告“又是一团糟”。特朗普表示,鲍威尔早就应该像欧洲央行一样降低利率,然而他总是“太迟又犯错”。特朗普称,鲍威尔“应该尽早下台”。
可以预见的是,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2026年鲍威尔已经无望再度连任,但最后一年任期仍有诸多“硬仗”要打。
鲍威尔为何伸出“鹰爪”?
美联储的双重使命是维持物价稳定和实现充分就业,而关税对这两个目标都构成威胁。
市场原本期待鲍威尔多关注经济风险,释放一些降息信号,但最终鲍威尔鹰派程度超出了预期。鲍威尔强调,关税极有可能导致通胀至少暂时上升,通胀效应也可能更加持久。未来需要避免通胀长期居高不下,这取决于关税影响的大小、传导速度以及最终能否稳定长期通胀预期。
如果通胀与就业目标出现矛盾,鲍威尔暗示,美联储可能会优先考虑控制通胀。“没有价格稳定,我们无法实现长期且广泛惠及民众的强劲劳动力市场。”
B. Riley Wealth Management首席市场策略师Art Hogan指出,过去几天市场表现曾相当不错,但有关英伟达和科技股的消息导致市场普遍遭遇抛售,美股承压。一开始投资者就处于一种悲观的环境下,而鲍威尔的表态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需要注意的是,鲍威尔也没把话说死,表示美联储将等待更多有关经济走向的数据出炉,然后再决定是否以及如何调整利率。
短期通胀问题仍是主要矛盾,但中长期美联储或更关注经济风险,关税冲击下美国经济支柱消费已经岌岌可危。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对记者分析称,关税的累退性使得高关税对低收入群体的冲击相比高收入群体更大,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的同时,也会拖累美国消费增长。
The Budget Lab测算,2025年迄今的关税新政将使得收入分位在最低20%群体的可支配收入下滑4.0%,对最高10%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的冲击幅度为1.6%。而今年以来,部分受政策不确定性、紧财政预期的冲击,美国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滑,使得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健增长的情形下,名义与实际消费仍出现显著收缩。因此,芦哲表示,高关税对美国居民(尤其是边际消费倾向更高的低收入群体)消费预期和实际购买力的侵蚀料进一步强化美国经济下行风险。
警惕市场和经济螺旋下行
需要警惕的是,关税冲击下的经济衰退风险推动美股下挫,同时美股的走弱也可能进一步拖累经济,形成自我强化的螺旋效应。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历史回溯来看,美股熊市级别的回撤通常与经济衰退密切相连,且多数情况下领先于经济衰退。1928年以来的14轮熊市多数发生在经济衰退前,领先经济衰退1—12个月,且下跌均延续至衰退期;仅1929年、1990年两次美股回撤发生在经济步入衰退后。
这一次美股大幅回调是否预示着经济衰退?赵伟认为需关注三大方面:本次美股下跌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冲击有关,重要的是关税政策如何演绎;美股下跌或将产生次生冲击,需要关注金融脆弱性;劳动力市场是美国经济的基本盘,失业率是经济是否衰退的“试金石”。
随着关税前抢购潮扭曲真实需求,美国家庭加大了对汽车和一系列其他商品的购买力度,以避免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美国3月零售销售飙升,环比增长1.4%,为2023年1月以来的最大增幅,不包括汽车的零售销售增长0.5%。
需要警惕的是,未来几个月美国消费增长势头可能会消退,特朗普的关税行动导致经济前景黯淡,股市抛售,消费者信心暴跌,促使消费者谨慎消费。在关税冲击下,美国低收入消费者已经面临困境,而较富裕的消费者则受到股票市场抛售的打击,这给支出前景蒙上了阴影,加剧了人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赵伟分析称,股市下跌或影响美国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倾向。美国居民消费更多由高收入群体贡献,80%—100%收入分位的高收入群体贡献消费的39%,消费倾向接近50%。高收入群体的股息收入占比更大,持有权益资产更多,最高1%收入分位群体的资产中公司权益占比达45.6%。
抛售潮“未完待续”?
在大跌过后,华尔街并不认为眼下是抄底的好时机。
美国银行本周发布的4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在过去两个月里,全球投资者创纪录地大幅减持美国股票,且这种抛售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贸易战是目前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
具体来看,4月份基金经理净减配美国股票的比例为36%,为2023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调查还显示,创纪录数量的投资者希望削减美股配置。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投资者对美国股票的配置下降了53个百分点,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7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例外论”这一主题已达到峰值。
展望未来,许多投资者仍对美国资产充满担忧,打算继续削减对美国股市的配置,抛售趋势或将持续下去,市场动荡并未彻底平息。投资者相对青睐债券、公用事业和必需品类股,同时减持科技股、能源股和工业股。
但不管未来走向何方,市场总存在机遇。在富达基金投资策略总监孟峤看来,投资本身就是拥抱不确定性,发掘市场错误定价带来的机会,避免因情绪化操作而错失长期收益。在市场剧烈波动时,投资者应当专注于基本面研究,尤其关注最新发展可能对基本面带来的影响,而非股价波动本身。既不固执于之前的判断,也不被市场噪音左右。
在判断大幅回撤时,孟峤认为应该先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源于技术面还是基本面冲击,市场剧烈波动可能导致优质资产被错杀,此时应继续持有基本面韧性强、中长期有盈利、产业趋势向上的个股与投资标的。短期内可适当规避波动率显著上升的资产,采取相对防御性的配置策略。
对于美联储而言,目前暂无出手“救市”必要性,但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芦哲表示,如果流动性恶化并出现危机,或倒逼出现“美联储看跌期权”,类似的事情在2008年次贷危机、2020年疫情冲击时都发生过。从流动性指标来看,此轮冲击中,美国高收益利差、VIX波动性指数的飙升是流动性风险最显著的代表。如果全球资产延续大跌,引发类似2020年3月的流动性冲击乃至经济短期衰退,或是美联储救市或特朗普修正关税政策的契机。
图源/汇通网
展望未来,美联储的独立性或在明年鲍威尔卸任后面临更大的挑战。芦哲分析称,当前美国正处于降息周期,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即将卸任,2026年5月特朗普新提名的美联储主席将接替鲍威尔。特朗普对低利率的诉求使得其大概率选择一位鸽派主席,若其在2026年“错误降息”,以求缓解关税给经济、美股的下行冲击,并减轻财政的利息负担,则届时货币宽松对美国二次通胀的影响将真正开始显现。
部分资料来自Wind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黄嘉莹
总部人去楼空!员工称工资没着落!“水果第一股”创始人被警方控制
贝壳CEO,捐了4.4亿!曾靠房地产拿下7亿元年薪
刚刚,苏州重磅发布!5月15日起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