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新粤商丨专访4K花园吴懿:“AI+超高清”,一个“旧瓶装新酒”的契机

时间:2025-04-28 15:00: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汹涌而来的AI大潮,正在颠覆很多行业既有的游戏规则。超高清是其中之一。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并提及在超高清视频领域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在4K花园创始人兼董事长吴懿看来,“要拉伸消费赛道,不能是‘新瓶装旧酒’,反倒应该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过程。”

过去一年多,结合AI修复等,4K花园布局了超高清KTV、商圈裸眼3D大屏等消费场景,并于今年迎来创立以来“最好的一季度”。据悉,一月份其C端收入同比增长约2倍,今年预计将有过半利润来自C端。

除了消费侧之外,这家来自广东的超高清链主企业还在产业链协同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4K花园期望,通过AI技术介入,超高清制作有可能将既往那些冗长的环节大大压缩,特别是绕过耗资不菲的大型转播车,实现云端转播制作。这种技术架构上的改变,意味着过去几十年间由国外主导的行业规则将被颠覆。

近日,吴懿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新粤商》采访时表示,广东有全球领先的5G、超高清技术以及庞大的算力支持,制造业基础也很好,4K花园也在同很多模型公司接触,寻找更多“AI+超高清”落地机会。

不碰AGI,颠覆细分赛道的规则

《新粤商》:超高清怎样同AI发生关联?在这方面,4K花园做了什么?

吴懿:最基础的,AI用在超高清专业制作上,可以大幅提升画质、加强交互。

今年我们刚刚研发出的超高清AI超分修复系统“蝶变2.0”,利用AI能把传统手工修复的生产效率提升20倍以上,主要用在广电领域。一些经典老片,即使原始素材上只有几十个像素点,也能重新架构还原,做出高清甚至4K以上的画质。目前“蝶变2.0”在我们参与的所有toB招标中,无一例外全部中标。

我们去年做的满天星系统,也在和国内一些头部电商主播团队接洽,通过“AI+超高清”技术,提升他们的直播质量。

《新粤商》:4K花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AI和超高清结合的机遇的?

吴懿:三年前。那时候我开始有一个特别有胆量的想法。

因为国内发展超高清有一个很难迈过去的门槛,就是超高清制作设备,包括大型转播车、超高清摄像机,这些设备的采购费实际上占整体产业链费用的50%—60%,尤其在广电领域。我们发现通过5G和AI技术介入,完全可以实现云端转播制作系统。未来可能不再需要一辆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转播车,就能实现同样的功能。

但那时候有两三个技术环节我们完成不了,特别是AI这部分,当时国内都在比拼底层大模型,至于大模型能做成什么样子,我们心里都没底。直到今年DeepSeek火起来,大模型成本大幅度下降,应用层的机会才越来越多浮现出来。所以,公司现在正在全力以赴地进行这个方向的研发。目前前期的一些测试已经顺利完成了,现在只需要把AI的这部分做好,加入进去就可以。

《新粤商》:这个过程中AI具体扮演着一个什么角色,使超高清的前端制作有可能绕开大型转播车?这对于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吴懿:简单来说就是对行业规则的颠覆。

在转播车领域,全球每年有大约200亿元的市场,但基本是被国外垄断的,相关厂商的毛利率非常高。4K花园之前做过一辆8K转播车,通过国产化把成本降低了很多,但它实际上还是基于国外的技术架构来做的。

现在我们不准备再按别人的规则来走了。传统的设计思路仍然是由人把控一切,打个比方,一场大规模的活动需要一台大型转播车,车上有20个摄像机位,每个机位都需要一个成熟的摄像,这台车还需要配一名总导演、一名导播,跟摄像进行实时沟通,告诉他怎么构图、怎么切换,再通过电缆或者无线传输回电视台,制作好再分发出来……这个过程对人的经验的依赖是非常大的。

但是AI介入后,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冗长的环节,一切都在云端及时完成,AI云端转播系统可能会替代转播车,而且它的可扩展性会非常强。

通过这些技术架构上的改变,过去几十年间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行业规则有可能被改变。就像过去国外燃油巨头主导着汽车业规则,他们的发动机很难超越,但是我们做出新能源汽车,就用电动机绕开了发动机,扬长避短。

广东有全球领先的5G通信技术、超高清技术、庞大的AI算力支持,同时制造业基础很好。有这四个优势在,我相信我们能完成这样一个颠覆。我们希望争取在两三年内,由中国人来定义这个行业的规则。

《新粤商》:在这个过程中,4K花园要自己做算法、做模型吗?

吴懿:AGI我们肯定是不能碰的。这不是我们的赛道,而且这个赛道已经足够拥挤了。我们没有这方面能力,也不需要去做底层大模型。

至于垂直模型,我们会同合作伙伴一起开发。其实现在很多通用大模型都想应用在视频领域,但他们面临一个问题,无论是文生视频还是图生视频,抑或是把视频解决方案8K化,都需要同超高清企业合作。在超高清领域,4K花园已经相当领先了。现在有很多模型公司,听到我们的计划后,都愿意一起合作。

“旧瓶装新酒”,C端收入增长2倍

《新粤商》:就你观察,当下人们的视频内容消费呈现出什么新趋势?AI如何重塑视频消费逻辑,在超高清领域开辟新的高成长性的赛道?

吴懿:现在消费主力以年轻人居多,尤其是Z世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更快,热爱分享,追求参与感和互动性。高科技驱动的线下消费场景,是非常迎合他们的。

我个人觉得,要拉伸消费赛道,不能是“新瓶装旧酒”,反倒应该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过程。很多过时的消费场景,通过超高清和AI的加持,会变得更酷,于是会出现人流量的聚集,同时又具有传播性,从而带动周边的商业。

所以结合AI和超高清,现在有两类商圈会非常受欢迎。一类是元宇宙体验中心,比如把巴黎圣母院、埃及金字塔引入一个沉浸式虚拟空间;另外一类是裸眼3D大屏,比如4K花园在北京路商圈的8K大屏,我们给它打造了一个宇航员IP,也结合AI做了一些互动玩法,现在和大屏附近的快消、珠宝品牌都有合作。

《新粤商》:去年采访时你提到,C端正在爆发,这种势头有没有延续下来?

吴懿:今年一季度是4K花园最好的一季度,主要原因就是C端收入在快速增长。一月份我们的C端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倍,而且这种增长的趋势在三月份还在进一步扩大。C端很多业务通过跟AI结合,确实把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了。

之前我们更多还是toB业务占大头,包括内容输出、技术赋能以及大屏广告销售等等,但预计到今年年底,来自C端的利润占比会超过50%。

《新粤商》:结合AI,具体哪些C端业务板块有明显增长?

吴懿:我们面向C端主要有超高清KTV、超高清视频彩铃、TV端超高清会员计费等。超高清KTV是去年开辟的一个增长比较快的新业务,是我们同魅KTV集团合作的项目,目前在广州也开设了几家。

KTV在几十年前很流行,但现在其实也是一个有点没落的行业,实际上年轻人对唱歌、对社交还是有需求的,特别是KTV属于熟人社交,这就需要用新技术去引导用户需求。我们一方面通过AI修复让MV清晰度达到了4K,另一方面也支持AI换脸,用户可以把MV主角换成自己,这就是一些很适合年轻人线下聚会线上分享的玩法。

目前来看,这种“AI+超高清”的KTV收入很好,批单价比同个商圈里的普通KTV高出大概20%,而且用户黏性会更高。总体收入比普通店至少高出25%。正常情况下KTV行业的单店回报周期是两年半到三年,而我们把它缩短到了一年五个月。

《新粤商》:目前看C端业务主要是向用户输出内容,未来4K花园会不会输出工具,也就是基于AIGC提供UGC内容生产工具?

吴懿:我们有在考虑,比如说蝶变2.0能否出一个toC版本,让普通用户可以提升自己的视频质量。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技术能力已经足够了。而且用户每天接触视频的时间足够长,C端对这方面是有需求的。

《新粤商》:这会给超高清视频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

吴懿:其实超高清产业有一个突出的难点,就是前端的内容创作成本高,制约着高质量内容的输出。但是AI和超高清结合后,可能会激活一个全民创作的时代。

视频剪辑:朱治宣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