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什么是留置

时间:2025-01-09 12:27:34

留置是指监察机关在调查涉嫌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案件过程中,对涉案人员采取的一种调查措施。具体来说,留置是监察机关对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在已经掌握一定证据后,需要进一步调查时,依法对其采取的强制措施。被留置的人员通常会被要求在特定的场所配合调查,并且在此期间不能离开。留置措施的实施旨在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并有助于揭露事实真相。

留置措施的特征包括:

物权性:

留置权是一种担保物权,直接作用于留置物。

法定性:

留置权是依法产生的,不需要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约定。

占有性:

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在债权未得到清偿前可以留置该动产。

优先受偿性:

留置权人在债权未受清偿前可以留置债务人的财产,并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有权依法以留置财产折价或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优先受偿。

期限性:

留置权人在给予债务人一定期限履行债务后,如债务人逾期未履行,留置权人可以依法行使留置权。

留置措施的实施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确保程序的正当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