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扣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累计收入 - 累计免税收入 -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扣除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 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累计减除费用通常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应用超额累进税率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扣除五险一金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先扣除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其他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项目。
其他依法确定的扣除项目,如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等。
示例计算
假设某员工2024年的年收入为120000元,专项扣除为1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为24000元,无其他扣除项。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收入为120000元
累计免税收入为0元
累计减除费用为60000元(5000元/月 × 12个月)
累计专项扣除为12000元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为24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 = 120000 - 0 - 60000 - 12000 - 24000 = 24000元
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根据税率表,24000元落在“不超过36000元”的区间,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 24000 × 3% - 0 = 720元
计算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 =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 缴税
实发工资 = 120000 - (假设五险一金为12000元) - 720 = 107280元
因此,该员工2024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720元,实发工资为107280元。
建议
建议纳税人定期查看自己的工资单和税收明细,确保各项扣除和税款计算准确无误。
若有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应如实填写相关信息,以便准确享受税收优惠。
若对工资扣税计算有疑问,可咨询所在单位财务部门或当地税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