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税率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比例税率:
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均按同一个比例征税的税率。例如,我国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又称固定税额,是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税额,而不采取百分比的形式。例如,我国农业税的计税标准是土地常年产量,它是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当地一般经营情况,在正常年景下所能收获的农作物正产品的收获量。
累进税率:
根据征税对象数额的逐渐增大,按不同等级逐步提高的税率。累进税率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三种。
全额累进税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逐步递增划分若干等级,并按等级规定逐步提高的税率。目前,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中已不采用这种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将征税对象数额的逐步递增划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规定相应的递增税率,对每个等级分别计算税额。我国个人所得税对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采取超额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按征税对象的某种递增比例划分若干等级,按等级规定相应的递增税率,对每个等级分别计算税额。
混合税率:
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税率。例如,我国消费税中卷烟的税率就采用了混合税率。
这些税率形式在不同的税种和不同的征税对象中有着不同的应用,旨在实现税收的公平性和效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