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什么是低保诈骗

时间:2025-01-11 09:40:04

低保诈骗是指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构成犯罪,依法应受到刑事处罚。

具体来说,骗低保的行为人通常采取各种欺骗手段,如伪造证明材料、隐瞒家庭收入情况等,以获取低保资格。根据骗取低保的数额和情节,行为人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我国法律对骗低保行为持严厉打击态度,骗领低保情节严重的行为不仅会导致法律责任,还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社会的广泛谴责。

因此,建议居民在申请低保时如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确保申请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避免因违法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和举报骗低保行为,共同维护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