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外汇交易、资金流动以及外汇储备进行监管和限制的政策。外汇管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资本账户管制:
限制资本的流入或流出,例如对外商投资或本国居民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限制。
经常账户管制:
限制跨境支付和交易,例如对进口支付或跨境服务费用的限制。
外汇交易管制:
限制外汇兑换和交易,例如规定外汇兑换的额度或用途。
外汇收入管理:
要求出口企业或个人将外汇收入结汇为本国货币。
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
出口商必须将全部外汇收入按官方汇率结售给指定银行。
对进口外汇的管制:
进口商必须得到管汇当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银行购买一定数量的外汇。
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
涉及除贸易收支与资本输出入以外的各种外汇收支。
对资本输入的外汇管制:
发达国家可能采取限制资本输入的措施,以避免资本流入造成国际储备过多和通货膨胀。
对资本输出的外汇管制:
在特定时期,如面临国际收支严重逆差时,发达国家可能采取限制资本输出的政策。
对黄金、现钞输出入的管制:
禁止个人和企业携带、托带或邮寄黄金、白金或白银出境,或限制其出境的数量。
复汇率制:
通过实行不同的汇率调节和控制外汇收支。
外汇管制的实施主体通常是国家的中央银行或设置专门机构,而管制的对象可能包括居民和非居民、进出口商品、货币、有价证券和其他支付凭证以及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及其制成品。外汇管制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以及平衡国际收支。